由初中校区中文组筹备组织的一年一度的诗词大会圆满落幕。从笔试选拔到舞台角逐,选手们或慷慨激昂,或婉约动人,将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场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在校园掀起了一股"诗词热"。
在观看了紧张刺激的决赛后,初中校长王赫动情地表示:“感谢每一位参赛选手,你们的专注与勇气,让赛场上的诗词焕发光彩;也特别感谢每一位参与组织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正是你们在幕后的支持,得以让诗词大会顺利呈现。愿同学们继续在诗词的世界中汲取智慧,在历史的回响中找到自我,让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照亮你们成长道路的明灯。“
作为校园文化的记录者,初中PaoPaper团队则用文字定格了每一个精彩瞬间,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场赛事的台前幕后。
诗词大会介绍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诗词,只是诗人的酒后言语?诗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我们知道诗词,我们背诵诗词,可诗词,好像离我们很远很远。这一次,又是一年一度的诗词大会,它再度拉近了我们作为包校学生与诗词的距离,我们不再是欣赏者,阅读者,而是可以用心去体会,乃至创作它的人。诗词大会,是一个舞台,是一个机会,让我们穿越古今,因诗词而相识,因诗词而相聚。这次诗词大会,除选手之外,其他同学也都参与了进来,六年级制作海报,七年级制作开场视频,八年级做创意项目,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做出了许多充满诗意的精美作品,大家的参与都为诗词大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诗词大会,让我们共同感受流彩华章之美!
冠亚军采访
八年级的诸葛韫玉同学获得了今年诗词大会冠军。其实去年她就参加过海选,但因为准备不足没能进入十二强。当时是受朋友胡可彧的影响——这位前两届冠军一直鼓励她参赛。去年的失利成为她继续努力的动力,从去年暑假开始背诗,准备了半年多,背完了整本诗词读本,还做了很多练习题。
诸葛韫玉觉得八进四比十二进八更难,进入四强后她心态放松了,觉得这已经很不错。在飞花令环节,她围绕"秋"和"雨"说出了很多诗句。"其实最后'雨'没想出来,幸好轮到我之前就有选手被淘汰了。"她说。
决赛时,诸葛韫玉没想着夺冠,只是正常答题。前几题不难,她答对六题就赢了。“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感到兴奋和骄傲。”她说,"很多人觉得我能赢,压力很大。就像诗里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努力过了,付出过了就是最好结果。”
诸葛韫玉十分感谢支持她的老师和同学,也希望自己今后能更深入理解诗词内涵,而不只是会背诵。同时她想把自己的座右铭分享给之后参加诗词大会的选手们:“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没有尝试之前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得多好,所以就大胆去尝试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期待更多同学们能参与到之后的诗词大会中,不断积累,不断尝试,努力做到最好!
七年级的马墨然同学获得本次诗词大会亚军,他在比赛登场时的自信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墨然说从小妈妈就经常给他读诗,让他爱上了诗词。他很喜欢在脑海中想象诗词里描绘的场景,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去年的诗词大会也有马墨然的身影,今年他想更进一步,检验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有多深,也想让更多人感受诗词魅力。 “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赛前每天抄背三首诗,还天天和AI玩飞花令。"他说。
在马墨然看来,比赛中最难忘的是飞花令环节,紧张又刺激。"选手们都绞尽脑汁,好在我准备充分,抽到的字都练过。"获得亚军后,马墨然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还会回来的!"最后,他对下一届参赛的选手开玩笑地说:“亲爱的同学们,我明年八年级还要参加,你们可能得等到后年才能夺冠了!”
参赛者采访
1. 参与到诗词大会中是怎样的体验?
黄天奕(季军,八年级): “我觉得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从六年级到八年级,我的感受有了变化,从六年级信心满满,最终进入八强,到七年级也是八强选手,八年级是最后一届,所以想要用尽全力,但最后意识到真正学习到诗才是重要的。”
2. 三个词形容自己的奋斗历程
胡又闻(八强选手,八年级): “期望,希望,失望。原本期待能冲击冠军,同学们也都对我寄予厚望,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有运气因素也有自身问题。正如我的座右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确实很失望,但都过去了, '天道恢恢,岂不大哉?'继续努力吧。”
3. 最想和自己的对手说什么?
魏天雨(八强选手,六年级): “我想去告诉对手们他们真的很厉害,能在自己的年级中脱颖而出。每次看到他们答出了一些自己一点思绪都没有的题目,就非常崇拜他们!”
4. 诗词在你眼中有怎样的魅力?是什么促使你去参加本次比赛的?
朱欢颜(八强选手,七年级):“在背诗词的过程中,是对一段故事的感同身受,而正是这种共鸣,促使我去了解这段故事,以及背后承载的文化底蕴。”
裴毅乔(八强选手,八年级):“诗词在我眼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和思想的凝练。它们跨越时空,短短几行字就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我参赛是因为对诗词的热爱和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挑战。
观众采访
1. 你对这次诗词大会的整体感受如何?
吴沐菲(七年级):这次诗词大会让我收获颇丰,整个活动组织得非常出色和用心。选手们展现出的诗词储备和文化底蕴令人钦佩,现场气氛热烈,让我感受到了诗词文化的魅力和大家对诗词的热爱。通过这次大会,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诗词知识,还激发了我对诗词更深入学习的兴趣。
2. 你认为诗词大会的意义是什么?
范秋敏老师:诗词大会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国文化,这也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使命。然而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古诗词时,无论是外国同学还是中国同学,有时都会觉得有些困难,热情也会随之降低。这个活动能够唤醒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让同学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你最喜欢诗词大会中的哪个环节?为什么?
汤云晴(七年级):我最喜欢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环节。这个环节充满了紧张和刺激,选手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反应,对答如流。它不仅考验选手的诗词储备,还考验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应变能力。看着选手们在这个环节中激烈角逐,展现出各自的才华,我觉得非常精彩,也让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和趣味性。
周歆悦(六年级):我最喜欢的环节是飞花令。我和我的朋友也在下面动脑子,感觉选手们都很有实力,气氛很紧张,很期待,不知道谁会赢。
4. 哪位选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陈紫瑜(七年级):这次来自7B班的马墨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比赛中表现得非常沉稳,对诗词的解读也很有深度。即使在面对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依然能保持镇定,展现出超强的心理素质,让人佩服不已。
吴沐菲(七年级):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选手是这次诗词大会的冠军诸葛韫玉。她不仅诗词储备丰富,而且在比赛中展现出的自信和从容让人眼前一亮。在决赛的抢答环节中,她的答题速度很快,而且准确率也很高,可以看出她平时对诗词的学习非常用心。
采访及文字编辑
诗词大会介绍:陈奕涵(七年级)
冠亚军采访:冯一心(八年级)
参赛者采访: 诸葛韫玉(八年级)
观众采访:宋咿含(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