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返校日活动

日期:2024-07-09
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
观看人数: 0


      “校友们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和影响力,这让我感到无比惊叹。期待你们在包校能继续留下自己的足迹,以你们的影响力和潜能使包校变得更加美好。”

—— 林一乔,高中校长





历届校友合影


      6月21日,包校第二届“校友返校日”活动在松江校区顺利举办,虽然当天雨势倾盆,但仍有超过百名2017-2023届校友在松江校园里与恩师重逢、与同窗叙旧。活动特别邀请了8位已经踏入职场的包校校友,分享他们的大学生活和职场经历。值得一提的是,校友们还与十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海外求学的宝贵经验。久别重逢,恍如昨日,师生们的情谊依旧深厚。


632A9306.jpg

高中校长林一乔致辞,欢迎校友们重返校园


632A9282.jpg

高中校友联络负责人黄晓莹欢迎校友们


      今年的职业生涯座谈会,邀请到了两组包校校友进行分享。2018届的三位校友,凌天格、周琪涵和陈中一在大学期间携手创立了格子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成功推出了两款产品 ——“Halo剧本杀”和“大饼AI”,其中正在热卖的“大饼AI”是一款提供人工智能驱动实时变声服务的产品。三人回忆了在包校的成长和海外留学的点滴,分享了公司初创阶段的种种不易,以及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随机应变、脱颖而出的故事,此外他们也为毕业之后想独立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值得一提的是凌天格曾入选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精英榜。


      徐永初总校长对校友们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赞赏:“尽管当下大家聊起创业之路,仿佛‘轻舟已过万重山’,但过程必然充满艰辛坎坷。”


632A9340.jpg


      随后的校友圆桌讨论涉及了就业、读研和探索多元道路的议题。2023届毕业生周子纤也是包校现在的实习生,做为主持人向学长学姐们提出问题。2017届的李欣宜和陆屹洲,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2018届校友林慧霖和林慧雯分享了他们的经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参加校友返校日活动,林慧霖和林慧雯姐妹俩特地从海外飞回上海。


632A9412.jpg


      李欣宜从公司经营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林慧雯目前就职于伦敦的一家企业,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验。陆屹洲和林慧霖还在继续深造,探寻自己真正热爱的行业,如今重返校园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他对自己不同的选择和利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而林慧霖也在拿到生物学学士学位后,开始了研究工作。但随后她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于是决定重返校园,攻读金融硕士学位。


Alumni Homecoming-21.jpg


      在校友圆桌讨论中,大家围绕本科毕业后所做的决定、本科期间的技能发展和其对当前职位的意义、应届毕业生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中应注意的趋势和挑战,以及平衡职业理想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策略等数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632A9321.jpg


      下午的活动分为区域校友见面会和大学生活面对面两个环节。校友们根据他们所就读的国家和大学,被细分为数个小组展开交流和讨论。在随后的大学生活面对面环节中,校友们和十一年级学生分享了珍贵的申请心得和留学生活的第一手见解,内容不仅涵盖了海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求学之路中会遇到的种种挑战,使十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提交大学申请之前获得最真实的海外生活经验、大学选择和未来就业机会等信息,帮助他们作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校友问与答


问:最怀念的包校生活是什么?


李欣宜,2017届:最怀念的是包校的归属感和家庭感。在寄宿学校和宿管老师一起住,能感觉到大家都很关心你、照顾你,老师都尽可能以你为重,来辅导你、关心你的生活。成年之后以及上大学的时候都很难有任何一个场所,能够复刻这样团结的感觉。


左骐铭,2018届:我最想念的是包校的学校以及师生的一个氛围。之前因为想做老师,所以回到包校做了半年的助教,这段经历让我从老师的角度确确实实的感觉到了学校、学生和老师的活力。


凌天格,2018届:包校篮球队,和同学们一起在篮球队打比赛,非常值得怀念。 


陈中一,2018届:同学之间留下的许多羁绊,而且在毕业之后也以各种形式保留下来。包校很多老师在课外和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给我们除了上课之外,包括生活和人生上的一些建议。


叶润仪,2020届:包校给我的体育精神的培养和对艺术的热爱至今都让我受益匪浅。


陈帅初,2020届:包校给了我很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还记得有一年知行活动,我在贵州的田里用箩筐筐到了一条鱼。


问:包校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欣宜,2017届:我觉得包校教给我们的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需要的就是:奉献精神。作为第一届学生,我们见证了创办人、创校校长和老师一起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事事亲力亲为、不计回报地付出,深深地影响、潜移默化地对我们心理成长有了很深的影响。这样的奉献精神也是我们校友愿意回馈学校的原因。


陈中一,2018届:包校有很多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和老师,在我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就接触多元的文化,这让我在出国之后能够更快地接受多样的世界、观点和人。 


凌天格,2018届:包校的“仁、义、平”。包校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非常自豪自己来自包校。


左骐铭,2018届:包校给我带来最多的是对教育的全新视角,老师教书不刻板也不教条,我们可以有不同观点,老师也会和我们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霍天虹,2018届:包校教会了我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何充实地生活。


林慧雯,2018届:虽然我们生活在上海,但有很多机会了解不同的地方。我觉得这对我之后申请工作很有帮助,这也是我申请工作或面试时的独特优势,大家会认为我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相当国际化的人。


问: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陆屹洲,2017届:时间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不要积压作业,不管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不要拖延。


李欣宜,2017届:体力很重要,要多锻炼身体。


左骐铭,2018届: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更外向更主动一些就能交到更多朋友。


林慧霖,2018届:多多尝试,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decad314ae603588df83084468400cb7.jpeg


校友小程序


校友办公室近期发布的 “校友通 ”小程序,校友们可以通过小程序与学校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