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校高中的语文教学,尤其注重对于学生文学及语言能力的培养、思维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与此同时,高中语文组更希望同学们能够拥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拥有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和关照。
高中中文学科组长、中方学术副主任乐颖昱老师介绍,在本学期的十年级课程中,学习以“诗歌”为主题的纪录片《我的诗篇》成为了同学们非常喜欢,也充满学习热情的一个单元。在这个单元里,老师们巧妙地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教学融于一体,同学们既学习了现代诗歌的批评与鉴赏,又学习了纪录片作为多模态文本如何进行视觉语言的呈现。最终,同学们在实践中将这个单元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自己动手拍摄一个微型短片。
“同学们的作品令人惊喜,感谢中文组的全体老师们,他们凭借深厚的学科功底,充满创意的教学设计,引领同学们去探索广阔的语言与文学的世界。”
—— 乐颖昱,中方学术副主任
纪录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因其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而成为了非常值得学生们探索的一种非文学文本体裁。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围绕着“纪录片通过何种方式呈现了哪些社会问题并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引导题,探索了《我的诗篇》这部以多位农名工诗人为主人公的纪录片。
同学们首先回顾了关于现代诗的知识,从表现手法、结构、韵律技巧等角度赏析了纪录片中引用的工人诗歌,并探讨了农民工诗人们如何通过诗歌来呈现和表达他们在全球化工业化浪潮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感受。
学生现代诗歌赏析作品分享
紧接着,同学们从镜头、剪辑、构图、配乐等角度探究了“纪录片如何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思考”这一问题,进一步思考了纪录片在呈现社会问题时所使用的多模态话语策略与诗歌文学语言之间的相异与相同之处。
除了课堂内的学习,学校还提供了丰富的校外资源,特地邀请了著名纪录片导演范士广先生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聆听来自专业人员分享纪录片制作的幕后故事,了解了一部纪录片从选题到采编拍摄直至剪辑完成的“诞生”过程。
学生在参加纪录片讲座后的感悟
最后,同学们纷纷“执起导筒”,或以一首诗歌为内容进行转化呈现,或以生活中有感触的人、事、物为内容拍摄一部纪录短片。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调动对美的感知力、对生活的洞察力,使用所学的多模态文本技巧知识,最终创造性地呈现短片主题,并撰写拍摄设计说明以反思自己创作的交流意图与达成情况。
学生作品创作说明及反思
《妈妈的一天》
《最远的距离》
《老年食堂》
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活动,同学们从赏析走向了创作。不仅探究了诗歌与纪录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本体裁在呈现问题与表达观点上的特点,更是在制作原创短片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自己所习得的多模态话语策略,富有创造力地展现了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感谢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特别是陈似岚老师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