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松江|从诗歌到短片 学生导演的诞生

日期:2024-06-19
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
观看人数: 0


包校高中的语文教学,尤其注重对于学生文学及语言能力的培养、思维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与此同时,高中语文组更希望同学们能够拥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拥有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和关照。


640.png


高中中文学科组长、中方学术副主任乐颖昱老师介绍,在本学期的十年级课程中,学习以“诗歌”为主题的纪录片《我的诗篇》成为了同学们非常喜欢,也充满学习热情的一个单元。在这个单元里,老师们巧妙地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教学融于一体,同学们既学习了现代诗歌的批评与鉴赏,又学习了纪录片作为多模态文本如何进行视觉语言的呈现。最终,同学们在实践中将这个单元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自己动手拍摄一个微型短片。


 “同学们的作品令人惊喜,感谢中文组的全体老师们,他们凭借深厚的学科功底,充满创意的教学设计,引领同学们去探索广阔的语言与文学的世界。”

—— 乐颖昱,中方学术副主任



纪录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因其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而成为了非常值得学生们探索的一种非文学文本体裁。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围绕着“纪录片通过何种方式呈现了哪些社会问题并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引导题,探索了《我的诗篇》这部以多位农名工诗人为主人公的纪录片。



640.jpeg


同学们首先回顾了关于现代诗的知识,从表现手法、结构、韵律技巧等角度赏析了纪录片中引用的工人诗歌,并探讨了农民工诗人们如何通过诗歌来呈现和表达他们在全球化工业化浪潮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感受。


学生现代诗歌赏析作品分享


《我写过断指》赏析

何彦汝、赵文琪


这首诗以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形容断指,如用“婴儿”、“草”来描绘它微弱的生命力,营造出一种极度压抑的氛围。诗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通过“永不能焊接”、“一次又一次”、“一截又一截”等描写,展现了一种无法改变的“地狱”循环,作者将象征主题投射在“断指”身上。这些无意识的身体部位曾是工人身体的一部分,赋予生命后更引发读者的怜悯。尽管它们痛苦,曾“哭成一团”,但最终“不甘心地走上去”,折射出手指主人,受伤或未受伤的工人,冒险继续劳动。他们在工厂中是“廉价”的,伤痛和事故“没有尽头”,“断指”也是无数的。这首诗与其他由工人写的作品一样,用朴实和含蓄的语言,毫不掩饰地运用多种扭曲的意象,反映工人们所处的恶劣环境和遭受压迫的现实。



《罗租村往事》赏析

王蕴辰、高婉沁


整首诗标点的使用别出心裁。诗句时而由句号结尾,时而直接转至了第二行。停顿的混乱像是作者叙述时气息的混乱。悲观的情绪与失落使作者无法正常的陈述这一切,故而断断停停。句尾的缺失体现了作者的激动与激昂。而句号的停顿则更像是作者写作时陷入怀念之情的停顿。标点将作者的情绪传达给了读者。作者常常打断诗句,将关键词放在单独的一行中。单独一行的字词为诗词添加了留白和停顿,从而给予了读者遐想的空间。作者的白描止步于孤儿们被从自然中夺走和他对鱼的怀念,然而孤儿们未来的命运和作者怀念的行为被省略,留给读者揣测。读者将自己代入孤儿和作者,对工业化产生了新的想法。同时,句末的省略也带来了短暂的停顿,而这停顿中所蕴含的则是诗人的沉默与无言。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赏析

张伯均


诗歌第一句“一颗螺丝掉在地上”和最后一句“有个人掉在地上”所使用的尾词重复法将“螺丝”与“人”的意象进行并置与类比,体现出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工人群体的忽视,并在某种程度上将其物化,把他们当成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而非有血有肉的人类。“一颗”这一量词体现了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个人承受所有痛苦,即便身边有其他的工友却不能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另外“有个人”的表述并未强调事故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有着以下两重含义:首先,这表现出了工人们在工作中个性的丧失,每个人在他人眼中看来都是一个生产资源,没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性格;其次,这表现出了事故并非个例,而是在全世界工人群体中的普遍现象,体现出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作者的意图便是想要让更多人注意到工人所受到的苦难,以寻求支持解决工人们生理上与心理上所面对的问题。




紧接着,同学们从镜头、剪辑、构图、配乐等角度探究了“纪录片如何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思考”这一问题,进一步思考了纪录片在呈现社会问题时所使用的多模态话语策略与诗歌文学语言之间的相异与相同之处。


除了课堂内的学习,学校还提供了丰富的校外资源,特地邀请了著名纪录片导演范士广先生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聆听来自专业人员分享纪录片制作的幕后故事,了解了一部纪录片从选题到采编拍摄直至剪辑完成的“诞生”过程。


16851718679005_.pic_hd.jpg


学生在参加纪录片讲座后的感悟



谭云潮 十年级


在语文课堂上,大家学习了纪录片的镜头语言的相关知识;而在中文组老师邀请的知名纪录片导演范士广先生的讲座中,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感悟:经典之作《人世间》展示了病痛、突发疫情、传统社会压力等交织带来的苦痛与夹杂的坚强;本周开播的新作《前浪》则从长者视角探索世界,对于我们年轻人或许显得有些突兀与荒诞,却成功地展示出了意想不到的思维方式,引发共情、怜悯、尊重和关心。若要从课内所讲的镜头语言的视角来思考,这些实例就像“满分作文”:从无限的素材到有限的成片,每一步都要精挑细选,不仅使用旁白阐释直白易懂的情节与思想,还要借助不同画面暗示另有深意的氛围与主题,将各时各地各种观察用逻辑与情感串联。

 

不仅如此,范导的讲座让我看得更远。纪录片与传统电影不同,要求团队对相关话题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作为文化媒介,纪录片有什么潜在影响?被记录者是否愿意公开展示个人经历?内容是否影响部分个人或公司的形象?若触及争议话题,是否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网络舆论?这开拓了我的思路,使我想要更深入地探索非文学文本背后那复杂的现实语境。



640 (4).jpeg


640 (5).jpeg


最后,同学们纷纷“执起导筒”,或以一首诗歌为内容进行转化呈现,或以生活中有感触的人、事、物为内容拍摄一部纪录短片。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调动对美的感知力、对生活的洞察力,使用所学的多模态文本技巧知识,最终创造性地呈现短片主题,并撰写拍摄设计说明以反思自己创作的交流意图与达成情况。


学生作品创作说明及反思


《妈妈的一天》





楼兰 十年级


课上大家讨论了《我的诗篇》等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选材,让我了解纪录片并非只需关注宏大事件,即便细微之处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同时我也意识到,虽然自己从小就和妈妈形影不离,但却从未全面了解过她作为教师在学校工作的一天,我看到她辛苦付出的一面,却没有真正理解她工作的意义。相信通过拍摄妈妈的一天,我将找到答案。

 

由于不善直接表达情感,我借助课堂所学的“镜头语言”来更含蓄地表达情感:景别采用半身景,即腰部及以上画面,模拟日常视野范围,并突出主体;切换镜头尽量流畅,减少违和感;画面都是动态的,还原更真实的情景。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学到了拍摄技巧与表现方式,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所谓万物有灵,每件事物都有独特的色彩,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即使是再熟悉不过的人都有惊喜——这使平淡的生活多了一层趣味,也多了一层意义。





《最远的距离》





金慈来 十年级


在学习了以诗歌为主题的纪录片单元后,我萌生了改编一首深深触动我的诗歌的想法。片中原作为英文诗 “From Long Distance”,我将其翻译为“最远的距离”。这首诗最打动我的地方是诗人以个人视角描绘父亲难以忘怀去世妻子的动人情节。诗中涉及了库伯勒所提出的“悲伤的五个阶段”概念,而在不同情境下主观情感与客观描述微妙交织的特点,让我想到了中文课上学习的蒙太奇手法,因此决定以短片形式进行改编,并在过程中“汉化”了这首诗。

 

短片中穿插的镜头语言主要包括:隐喻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在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中,乌鸦与梨花象征着孤独与离别。而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香烛、相片、拖鞋等意象不仅代表了母亲逐渐消失的生活痕迹,也暗示了父亲逐渐从悲伤中释然。此外,短片中另一个重要元素是短焦镜头下的光。在特写镜头下,光可以变成烟雾般的模糊画面,可以映在相框玻璃上遮挡人物的脸,也可以象征门后虚幻的最后一丝希望。





《老年食堂》





郭清钰 十年级


我对学习诗歌和纪录片单元充满了兴趣,因此我将这次的短片拍摄视为一次创作机会,而非仅仅是一项作业。之所以选择拍摄老年人的食堂,是因为我认为这个群体很值得人们的关注,与他们的交流也印证了我的想法。在作品中我尝试运用了语文课中学习的各种镜头语:例如在开篇,运用镜头透过小树苗拍摄的方法虚焦饭堂, 再随着人物进入食堂,将镜头对焦在食堂的门上, 将观看纪录片的人引入了纪录片的主要发生地——老年食堂。在采访人物时,则采用了特写镜头,让观众的注意力能停留在受访者上。语文课的这个单元和这次作业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对非文学文本的学习,也增进了对身边人和事的关怀,以及对所处社会的关注。



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活动,同学们从赏析走向了创作。不仅探究了诗歌与纪录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本体裁在呈现问题与表达观点上的特点,更是在制作原创短片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自己所习得的多模态话语策略,富有创造力地展现了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感谢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特别是陈似岚老师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