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校区的心悦礼堂少有安静的时候,因为这里时常会上演音乐剧、戏剧以及为了演出呈现最佳效果而进行的一遍遍彩排。让整个校园宛如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中心,在这里想象力和汗水交织,创造出一幕幕美丽的场景。
音乐剧《玛蒂尔达》剧照
每年,初中部都会举办各类中英文戏剧和音乐剧演出,这让同学们有机会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艺。
遇见《彼得和摘星人》
二月,大家期待已久的戏剧《彼得和摘星人》终于在初中虹桥校区上演了。该剧是“小飞侠前传“,讲述了“小飞侠”彼得·潘如何在梦幻岛与朋友们建立家园的故事。该剧由初中戏剧教师Madison Auch和Michael Jorgensen执导。老师们之所以选择了这部剧,不仅因为它故事生动,充满了梦幻和魔法,也因为剧目中出现了包括水手、美人鱼和海盗等丰富的人物,能让更多同学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此剧堪称虹桥校区的大制作,共有55名学生参与其中,包括了演员23人,制作团队8人,技术支持包括布景、道具、灯光、声音和服装共24人。
《彼得和摘星人》的准备工作在9月份开学后的第二周正式启动。每周,师生们都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道具与服装设计、演员排练和制作团队会议等。为了给所有观众呈现最好的表演效果,老师和同学们前后共投入了五个月的时间做准备。
在早期选角过程中,参加试镜的同学需要阅读长达一分钟的剧本。而在角色选定后,演员团队先是一起通读并学习剧本,随后老师将剧本分成数个小段让同学进行排练。Madison老师解释道:“在舞台上可能只有30秒的表演,在幕后可能需要数小时的计划和排练,以此确保每位演员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走位、站位以及需要使用道具等。”
在演员们进行紧张排练的同时,制作团队和负责服装、灯光、音响、道具以及布景等设计团队的工作也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设计团队在通读了剧本后,一起讨论了不同场景需要使用的道具、灯光和服饰等细节问题,例如:剧本中提到了哪些道具?演出场景如何布置?灯光如何配合演员的走位?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服装?
在经历了数月的反复讨论、创作和修改后,学生们共同制作了15块盾牌、12只护甲板、11条美人鱼尾巴、6块双面地板、2张手绘地图和1只巨大的闪着金光的降落伞。在正式演出中,制作团队在Jorgensen老师的支持下负责操控灯光版,让舞台上的灯光呈现出了100多种不同的变化。与此同时,专业灯光音响设计师Danny Nolan先生也为本场剧目的灯光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现场支持。
此外,担任舞台助理的后台制作团队则负责将每一幕所需道具准确地摆放在适合的位置,并负责解决演出现场随时可能发生的任何问题。在所有的道具中,最让人惊叹的要数“格林先生”了,它是一只巨型鳄鱼木偶,也是目前为止由初中部制作出的最大木偶。格林先生由老师利用私人时间制作完成,共耗时40个小时;由5位学生共同操作,这也是几位同学第一次操作如此大型的木偶。
“此剧是自我来到初中部后,同学们完成的最长、最复杂的戏剧作品,不论是故事情节、不断变化的内容和学生的设计,都比此前任何一部作品都要丰富。” Madison老师补充道。在原定表演日开始前的四周,因疫情原因学生们无法进行面对面排练。尽管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但演员和剧组人员的努力终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初中校区的心悦礼堂内共上演了四场《彼得和摘星人》,期间500多名学生、家长以及老师观看了这部剧。
那些背后的努力
每一次彩排都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并对演出更加期待。当我们最后一次带妆彩排时,
哪怕是看着台下空空的观众席,我都激动不已,因为这可能是我至今参加过最棒的演出。
——八年级Mike
Mike的任务繁重,因为他是主角彼得·潘的扮演者。尽管从他加入包校开始,已经参与了多次戏剧演出,但这次显然更具挑战——因为他需要记忆大量的台词。作为主演,Mike在场景切换时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更难的是他需要将每一个细节处理到完美,将每一个动作表现到最好。
Mike分享了彩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一幕在雨林中一边呼喊一边奔跑的场景。在前期的排练中由于大家经常忘词,Mike一度怀疑大家无法在正式演出之前把这一幕排练好了。然而在最后几次的全员彩排中,大家还是完美呈现了这一幕:“我能看到每个人眼中的决心,我也知道他们为此都付出了多少努力。”
八年级的Jane曾在学校出演过各种作品,包括《奥德赛》和《玛蒂尔达》,并在即将上演的音乐剧《怪物史莱克》中担任助理导演。在《彼得与摘星人》一剧中,她扮演了主角之一黑胡子船长,即之后在彼得·潘故事里出现的臭名昭著的大反派虎克船长。为了演好这个角色,Jane无论是说话还是走路,以及一举一动都要模仿海盗的样子。
“我喜欢演反派角色,因为是他们创造了曲折的故事情节:他们不遗余力地破坏完美的计划、伤透他人的心,为故事增添了无限可能。”让Jane觉得难以忘怀的,除了自己的表演经历外,还有与伙伴们在共同努力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这些深厚的友谊来源于同学们对整部戏的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的过程,而这些对于一部场景如此丰富且错综复杂的剧目来说至关重要。有时为了让每个人的台词相互配合、不显重复,演员们需要记住所有人的台词。扮演彼得朋友泰德的七年级Bobo同学对此表示赞同:“表演所需要的团队合作远比看起来复杂得多,如果舞台上有人演砸了,你必须迅速做出调整,才能及时救场。”
一部剧的成功,除了有台上演员的精彩演绎外,台下和幕后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也必不可少。八年级的David就是众多幕后工作者中的一员,作为助理导演和舞台负责人,他负责服装和道具的准备工作。在David看来,这是一次愉快但充满压力的经历。在准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同学们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转入线上学习,这直接导致了演员们无法到场排练。于是大家齐心协力迅速地将排练搬到了线上:演员和剧组成员一起远程排练台词,助理导演旁听、核对剧本并临时顶替缺席的演员。
八年级的Joey作为舞台助理负责人承担了各种不同的任务,包括灯光设计和协助演员完成特效化妆等。Joey此前没有参加过戏剧相关的课外活动,但因为去年《玛蒂尔达》的演出十分惊艳,所以他决定在虹桥校区的最后一年也参与一回戏剧表演。
Joey的工作台
Joey经历了一部作品从拿到剧本到最后鞠躬谢幕的完整过程,也有幸体验到了作为灯光导演不一样的乐趣和挑战:在演出的第一天,舞台的一大半灯光突然停止响应,最后是老师的及时救场,保证了演出顺利进行:“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舞台艺术的包容性——每个拥有不同才艺与兴趣的人都可以为作品尽一份力。过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沉浸在剧情里的热情与专注” 。
包校学生对戏剧的热情让我十分惊讶。他们不仅在舞台上通过精彩的表演呈现出自信、勇敢等品质;同时在幕后通过担任设计师、助理导演等职务,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领导力等综合素养。对于年轻人来说,戏剧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清晰自信地表达自我,如何在观众面前平复情绪和发言,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产生共情。
——Madison Auch
初中音乐和戏剧教师
原创音乐剧《山海经》
除了深耕英文戏剧,包校也期望打造高质量的中文戏剧。近期,在虹桥初中校区孵化的原创音乐剧《山海经》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更加丰富的体验。该剧将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山海经》与现代孩子们的生活相融合,通过音乐剧的手法表现现代孩子们的成长压力,探讨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如何让孩子自信成长。
山海经宣传录像剧照
剧组紧张彩排中
为了让学生更加完成地体验整个创作过程,主创团队面向所有初中校区同学发起了招募。无论是对故事创作感兴趣,还是希望参与宣传与文创设计的学生,亦或有着一技之长希望加入现场伴奏的乐手,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施展才华、拓展兴趣的领域。整个创作过程既融合了包校的全人教育理念,同时又传达出包校培养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及国际视野人才的初心。目前,创作团队正在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紧锣密鼓地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