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三位老师':打造优秀的校园,为我们的教学奠定基础。
——包陪庆理事长
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学年中,虹桥校区的学生在崭新升级后的教学空间里学习并成长着。
回看过去四年,虹桥校区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在虹桥校区建设和升级的过程中,
包校创办人秉承创校之初的传统,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校区建设的指导工作中,
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旨在为学生打造最佳的教学环境。本期,
包陪庆理事长分享了在虹桥校区教学空间设计中所秉承的初衷和理念。
自建校以来,包校始终秉持“为明日中国创设世界级学府”的办学愿景,不断升级完善校园软硬件设施,让学生拥有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一所非营利学校,包校虹桥校区校园建设和升级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学校运营盈余以及包校基金会的慷慨捐助。升级后的虹桥校区成为六至八年级初中学生的崭新校园,也正因有了新的虹桥校区,包校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得益于长宁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美丽的虹桥校区才得以毗邻著名的西郊宾馆,且坐落于靠近虹桥交通枢纽这样十分便捷的地理位置。
在包校理事长包陪庆教授和常务副理事长包文骏先生的带领下,虹桥校区的设计方案历时三年,几经雕琢,充分考虑了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营造优质的学习体验,设计团队还有一位来自香港知名设计师以及两家上海建筑设计公司参与其中。此次升级除了新增数间教室和实验室,还增添了一些极具特色的新设施,例如受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启发而打造的世界一流水准的礼堂。
虹桥校区礼堂建设过程
一直以来,包校始终强调全人教育,十分重视戏剧、音乐等表演艺术课程。礼堂中央设计的圆形舞台将广泛用于各类学生表演,可容纳观众人数增加至320名,座椅升级为可伸缩座椅。世界知名的灯光音响设计师Danny Nolan作为顾问参与了礼堂灯光音响系统的设计,旨在让各类表演都能呈现出最佳效果。
与礼堂相连的前厅区域不仅具备了举办各类小型音乐会等多种功能,在设计上也充满巧思,处处都体现着包理事长对于文化的理解——一根柱子上环绕着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乐谱,另一根则装饰着代表不同角色的京剧脸谱。另一侧的走廊上将陈列各类东西方乐器,其中包括创办人包文骏先生珍藏的小提琴。
除此之外与表演艺术相关的,还有相当数量的功能型教室,例如注重声学平衡的音乐教室、表演艺术教室,配有减震地板的舞蹈教室。之前阴暗的地下空间被改造成了崭新的创客空间和陶艺教室。同样,教工办公室的设计也采用了更加现代化的方式,以便加强不同部门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思维碰撞出跨越学科的火花。
创客空间
舞蹈教室
音乐教室
陶艺教室
虹桥校区多功能教学空间
包理事长在设计上的匠心还体现在校园景观之中。她希望借鉴传统江南苏杭园林风格,透窗取景,移步易景。例如图书馆作为包校的重要学习区域,设计初衷是希望同学们可以沉浸在充满唐宋韵味的空间中。
在包理事长看来,古代的学者和文人雅士从不拘泥于室内学习,而是会漫步园中,感受自然。抬眼望去,室外郁郁葱葱的植物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包理事长希望借用植物所展现出的精神,传达对学生优良品格的期望,如象征着坚毅与无畏的竹,代表着亘古永恒的石,以及清香傲骨、凌寒绽放的梅花,满怀希望的樱花,淡雅质朴、四季常青的山茶花——这些花香都与室内的“书香”交相呼应。
移步室内,一间间参考鸟笼造型的多功能会议室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味;而悬挂在贵宾接待室一侧的是包玉刚先生亲笔所书的对联,同时也是包校的座右铭——“持恒健身,勤俭建业"。
另一侧则郑重悬挂着包玉刚先生与邓小平同志首次会面的照片,彼时他们正在就市场经济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他们在随后的许多会议上分享了关于建设新中国的想法。
我们希望包校能够成为现代中国教育模式的代表,不仅根植于中国艺术和文化,
还能够在联结中西、古今以及跨学科等方面有所突破。
而校园建筑更加应当体现我们的办学使命:全方位塑造人才,
根植于中华文化和传统,同时还具有广阔的视野。
——包陪庆理事长
历时四年、共分四期的虹桥校区主教学楼改造工程已投入7000万元人民币——这些都离不开包校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众多家长、朋友和支持包校的热心人士的慷慨捐赠。基金会的成员无论是对于校区设施建设的支持,亦或是提供各类奖学金项目、资助教师培训,都是包校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
在暑期工程的基础上,本学年中央花园已经竖立起一座新的雕像。它是由为松江校区创作“寸惜是金”雕像的艺术家设计而成,而与之相伴的绿植景观也将在暑期翻新,以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花园空间。同时,虹桥校区主教学楼今年暑期将迎来最后一期改造工程。为了让师生们能够更加便捷的穿梭于不同楼层之间,尤其是在特殊情况或行动不便时,主教学楼将加装电梯。此外,楼顶将改造为屋顶花园,以便让学生能够享受更多的绿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