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校,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职员工、学生以及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共同交织成一幅双语、多元文化的画卷,与之契合的是,学校的使命——传承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然而包校希望这不仅仅是对于学生而言,同样对于中外籍教职员工们也能够互相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于是,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们努力学习中文,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学习语言和理解文化不仅仅只是兴趣使然,对于外籍教师而言,中文能力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一环,因而学校也会创造机会帮助他们拓展中文能力。对于有兴趣的外籍员工,包校将中文语言课程作为员工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在高中校区,学生们还自发组建了“为学社”,目的就是帮助外教学习中文。此外,员工们还通过中外员工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处中外籍同事每周有固定的时间一同观看中外节目,中英文轮换,在加深了解彼此文化的同时,提升各自的中英文语言能力。
与此同时,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让老师们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参观文化地标性建筑,进而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在松江校区,由于许多教职员工都住在校内,他们有更多机会能够分享彼此的语言和文化。在本学期的周末,他们已经体验了月饼制作、中国陶艺制作、剪纸、参观上海城市历史博物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近日,数名外籍教师分享了他们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经历。外教老师畅谈来了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食物的热爱。许多老师都热衷旅游,希望游历中国的名山大川,尤其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高中英语老师柯书洁(Jessica Cohen)最喜欢的城市是西安:“看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真是不可思议。”
小学英语老师William Stanton也同意这一点,他分享道:中国幅员辽阔,我想去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且我觉得中国人都非常地热情。高中生物老师王煜(Steven Varty)也深有同感,他觉得包校的学生非常富有激情而独特。
初中科学老师马大帅(Marshall Annis),在中国生活了11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居住在四川绵阳,在那里他的汉语能力突飞猛进,因为当地外国人非常少,他必须学习中文来和大家保持沟通。与马大帅不同的是,松江校区七日寄宿老师钟力行(Mark Cheong)来到中国和包校才2年。钟老师来自美国,曾祖父是辽宁抚顺人。数月前,他开始学习中文。包校友爱、互相支持的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校里的每个人都有一颗温暖的心。”
这种友爱的环境在高中部得到了体现,高中部的同学们创立了“为学社”,帮助外籍教师学习中文。松江校区创校员工邓肯(Duncan Weller)2010年加入包校,目前担任学生生活主任,他分享了“为学社”的Lily和Jenny同学一直在教他中文的小故事。他希望自己的中文水平能早日跟上他的中国妻子和儿子的水平。
回顾在包校的10年,邓肯对中西文化差异持积极的态度,他解释说:“一旦你发现某种文化上的差异,那么处理这些差异实际上变得非常容易,而且你也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相反,如果你意识不到差异的存在,就很难分辨出产生分歧的原因,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说?”
在来到中国之前,柯书洁(Jessica Cohen)对即将开始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因为她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但是,在安顿下来后,她发现中国人既友好又乐于助人,她说:“我觉得不论是包校、包校的学生,还是在这座城市里遇到的其他人,他们都是那么的热情和友善。我爱包校!”
本文是外教学中文系列报道中的第一篇文章,请持续关注后续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