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包校的使命是发展全人教育——这意味着我们认为学生应该要发展技能、培养品格、学习知识。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只是拥有单一技能的人。
——包校创办人包文骏先生
作为包校“发展全人教育”使命的重要部分,品格教育围绕仁、义、平的核心价值观展开,它以多样的形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同学们优秀的品格。包校创办人希望培养包校学子乐于助人、富有爱心、愿意为他人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优秀品质,希望他们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从小为社会做贡献。
在核心价值观“仁”的引领下,在校园中能不断听到带给人们温暖的小故事。故事中,同学们有的结伴而行,有的单独行动,有的在国内以不同的方式向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有的踏出国门将中国的文化通过爱心行动带到世界不同的角落。同学们的行动在照亮他人的同时激励了自身的成长。
带大山里的孩子看更广的世界
2013年的暑假, 在包校小学部家长的组织和带领下,六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包校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一行14人第一次前往四川大巴山的贫困山区学校,探访那边的孩子。在之后7年的时间当中,虽然其中有些家庭离开包校前往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然会每年定期飞回中国,利用自己的假期,带着筹措的资金和物资,前往大巴山陪伴大山的孩子们。
学校深藏在四川群山之中、鲜有人烟的地方。一开始大家的目标只是想深入山区,了解贫困家庭和学校现状,但是当大家走进他们的家门和学校时却被艰苦的环境震惊了。在城市里读书的孩子很难想象到在大巴山里上学竟是如此艰难。这场旅行让大家铭记于心,希望通过尽微薄之力让孩子们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去到更远的地方。就这样,“无界”组织成立了。
来自山区小学的Summer同学表示:“之后的每年夏天,他们几乎都会来到这个我成长的地方。我们开始渐渐熟悉了,少了起初的怯弱和约束,多了大方和自然。我们一起唱歌、游戏、劳动,还有很多一起做过的事。”
据十一年级的Aina介绍,山区的师资薄弱,学习科目单一。因此,每年“无界”成员都会给孩子们带去丰富的课程和各类活动:科学技术、音乐、体育、戏剧、美术、地理、历史、英语……同学们在包校的课堂学什么,就会给大山里的孩子教什么。除此之外,还会教孩子们排练节目,举行拔河比赛,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
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家长们牵着我们的手,带领我们走进大山。转眼间,我们即将成年,将要步入大学。未来,家长会把‘无界’组织逐渐转交给我们。我们会遵循初心,继续温暖和关爱四川大巴山的孩子们。‘无界’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在将来,有更多人加入我们,陪伴大山里的孩子一起成长。
—— Y12 Aurora
在“平”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急救知识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Gillian共参与了多个CAS活动并主导了3个CAS项目。在深度参与包校提供的各类创造、活动以及社区服务等机会的基础上,她对急救领域展开了颇为深入的探索,拿到了数个全球权威机构认证的专业急救师证书,为上千人提供了共计130多个小时的急救培训。
投入急救宣传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就是Gillian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在IB选课中选择了运动、锻炼和健康的课程(Sports, Exercise and Health Science),而运动中尤为重要的便是紧急救护和损伤预防。其次,她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保护更多的人,为此她不仅免费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提供专业的急救讲,还积极地在各类大型体育赛事中担任急救志愿者。此外,据报道,中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只有个位数,因此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与科普,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在假期和周末,Gillian经常会走进社区为小朋友和家长提供免费的急救课程。在一至两个小时的公益课中,她会根据受众的不同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创新,尽量让听众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比如针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她会通过急救动画,角色扮演配合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度参与课堂。
Gillian坦言自从学习急救之后,不仅沟通能力、说服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同时思维模式也有了变化。她开始理解了,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无法在困境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因此在进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将利益最大化通常会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是Gillian对包校核心价值观“平”的领悟。
用“仁”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不同的角落
在包校有一个自发的小团体,从2017年起六次走进大别山,为当地孩子提供为期5至7天的短期支教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包校校园和网络平台分别举办了2次募捐活动,为当地孩子送去所需的物资。迄今为止,共计50余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以及热心家长参与了活动,并为孩子们送去了生活用品及牛奶。
在支教的过程中,同学们给大山中的孩子带去的不仅有物资、知识和眼界,更有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关怀与陪伴。在六次支教中,同学们带领当地孩子写书法、讲历史、说英文、剪窗花、包饺子、放孔明灯……还帮助他们整理图书馆,粉刷并装修教室。
今年暑假,由于疫情原因同学们无法前往山区进行支教,而当他们知道孩子们的牛奶供应中断后,迅速在校园内组织义卖活动,为孩子们筹集善款购买牛奶和奶粉,希望在这个冬天,每个孩子都能够喝上一杯热乎乎的牛奶。
一开始我对短期支教是有怀疑的。因为只有短短的一周,担心自己做不了多少改变,孩子们也不能获得实质性的帮助。但后来我们一次次去,和他们建立友谊和感情,我看到了他们眼中对我们的期待,也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的陪伴。
—— Y2 Jacky
在校生: Y9 Annie, Paris, Susan; Y10 Diana, Lisa, Petunia, Taya, Vanda; Y11 Angela, Grace, Jessie, Leo; Y12 Aaron, Aisha, Bryan, Gary, Jacky, Jenny, Jerry, Jim, Jolin, Julia , Kevin, Lisa, Matt, Melody, Nina, Ruby, Sabrina, Sam, Viola, Willian;
校友: Anna Sun, Penny Wang, Juju Qiu, Belinda Feng, Hank Cui, Steven Chen, Sakura Tan, Adina Ren
包校同学不仅在国内帮助贫困的地区的孩子们,更有同学迈出国门,将中国文化通过爱心传递给世界贫困的角落。
就读于包校十二年级的Lisa是一位公益事业的行动者。在包校学习的数年中,她了解并参与了数个国内偏远山区教育相关的项目,同时创办了校内公益社团。
2019年暑假她更是前往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做一名国际志愿者。在此期间,Lisa陪伴放学后前来营地玩耍的孩子们玩滑板,教他们弹吉他、画画、讲英语,为他们播放中国电影,讲述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将中国的文化带到世界不同的地方。
做志愿者的第三周,Lisa突然发烧,孩子们知道她生病后都纷纷去陪伴她。正是孩子们给予的陪伴和关心,使她觉得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自己并不孤单。而孩子们面对生活坚强的态度也在相处中一次次影响了她。
包校的品格教育不仅仅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宿舍生活中,我们更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的大课堂中践行品格教育,延伸仁义平的价值观。
—— 臧娜
松江校区对外事务主任/高中人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