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场包校活动中,三位毕业生家长分享了孩子在包校的成长故事,并为在校生家长提出了建议,故事中有喜有乐,更有感恩和不舍。
少年负轭,将会是他们受益一生的最好礼物
Ashley
包校就读时间:2007 – 2017
目前就读于:杜伦大学 政治哲学专业
Crystal
包校就读时间:2007 – 2017
目前就读于:杜伦大学 政治哲学专业
Ashley和Crystal姐妹俩在2007年加入包校,是包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妈妈刘女士是包校第一届家委会主席,和包校一起经历了创校。正是因为对包校办学理念的认同,刘女士不论是在孩子就读包校期间还是毕业之后,都不断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广包校精神。
作为创校家长的刘女士回看与包校共同成长的经历,觉得创校家长就像是在风雪中带领大家向前奔跑的拉雪橇的领头犬。在包校的十年中,经历过困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困难,让孩子们得以更好地成长。
她分享了一个关于Ashley的小故事:由于大学选择了生物医学专业,Ashley的IB拓展论文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但是临近初稿截止日的时候,实验还是没有完成。任课老师得知Ashley遇到了难处,二话不说当天晚上就带着她在自己的宿舍里做起了实验。而在实验的当天晚上,她也一下子召集了6个学妹参与其中。一个晚上遇到那么多热心的人,所有难题瞬间迎刃而解。
“世界风云变幻,我们不知道孩子在一生中会遇到什么,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在这些困难和挫折中,只要他们能发现身边那些闪光点,他们就不会失去盼望,一个不会失去盼望的人,就一定有力量重新站起来。少年负轭,将会是他们受益一生的最好礼物。感谢在包校经历的一切美好,更感谢在包校遇到的困难,因为挫折使孩子们成长,使他们的生命得以扩张。”
——Ashley妈妈
包校精神:要想得到认可,就先要有所努力
Oli
包校就读时间:2010 – 2017
目前就职于:盛趣游戏 担任助理制片人
Oli是一个颇具个性的孩子,6年级加入包校,2017年高中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走进大学校园,而是在完成了一年的游戏设计课程之后,选择了进入社会,目前在知名游戏公司做助理制片人。
在分享的过程中,Oli的父亲感谢了包校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他创造的做夏令营助教的机会,同时也分享了他眼中的包校精神。在他的眼中,孩子在包校多年学习的最大收获,便是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Oli也有勇气去做不同的尝试,追求心中的目标。
让Oli爸爸感到最为欣慰的是:
在成长的过程中,Oli知道了想要赢得别人的认可就要先学会付出。而这种付出的精神是从包校的创始人开始的,因为包校是一所非盈利学校,它用心培养人才。而这种付出的精神,也不断影响着包校的老师和学生。当孩子们有一天离开校园,身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包校努力付出的烙印。
勇敢地面对挑战,即使只是沧海一粟,也要一样坚定
Johnson
包校就读时间:2007 – 2019
目前就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
主修:统计学,辅修:计算机科学
当谈及在包校最大的收获时,Johnson的妈妈分享到:在包校的十二年中,儿子经常会带给她很多惊喜,而其中最大的成长,便是他能够勇敢自信地面对任何挑战。
在包校这样一所小而美的学校里,每一位老师都认识你是谁,而当孩子独自前往美国,走进UCB这样一所拥有4万多在校生的世界知名学府,突然会发现在这里谁都不认识你是谁。在这样一个大而陌生的环境之中,Johnson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自信而从容的走下去,实属不易。而孩子这种超强的适应能力和这一份坚持的决心也得益于在包校的经历。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选择留在包校,我很庆幸当初的选择:
Johnson妈妈分享了在包校就读十二年间最困难的时刻,曾有一度差点离开了包校。在六年级的时候,他们被告知孩子需要到松江校区寄宿,那个时候他们犹豫过,纠结过。但当问及 Johnson对寄宿有什么想法时,他却回答说:“很好啊,要住校了,特别开心。” 而作为家长和当时其他的六十多对父母,听到类似声音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在这里乱说。” 随后,有些家长就开始替孩子做决定。而现在回想起来,她为离开包校的家长感到深深地惋惜。因为当初,他们出于这个原因去了各种各样的学校,然而之后再想回到包校却变成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给家长们的建议:
如何平衡生活和学习?
关于该如何安排假期和周末的生活和学习的问题,三位家长都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在学有余力的同时,为孩子创造发展个人兴趣、展示才华的机会。Johnson从幼儿园起开始学习钢琴,而Ashley和Crystal姐妹俩是马术的爱好者。Oli更是利用暑假的时间走入社会,打工并参加社会实践。
一年级的家长,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准备十二年的旅行?
从建校开始便加入包校的Johnson妈妈分享,在加入包校之初,学校就成立了PTA,让所有的家长有一种家的归属感。包校的家长从不焦虑,因为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成长非常漫长,需要所有家庭一起建设,一同奉献,一起加油,一起鼓劲,在生活中不断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