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包校中学部贾桐林校长接受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国际教育风云录”专访,就包校如何挑选学生,想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评价中国学生,如何看待成功等问题与记者进行探讨,现将采访的全部内容刊登如下,与您分享。
1新高一,他们是实干家,有创造力
记者:今年是包玉刚学校进军上海滩第九个年头,陪伴它一起成长的孩子,在这个秋天也踏入了包校的九年级,也就是俗称的“新高一”。你对他们印象如何?
贾桐林:他们都非常棒。大多数的学生是初中直接升入高中的,小部分的是外面考进来的。他们都非常棒,都是实干家,非常有创造力。
这一届包校新高一的学生由我亲自面试,从第二年开始,就会由一些英语老师来面试。一个温州的孩子Jerry原来不确定要来,后来在我面试后,孩子决定要来,因为觉得在这里非常受尊重。
记者:你是如何面试学生的?
贾桐林:这是秘密。(笑)学校会有英语阅读,英语写作,以及英语口语面试等考核。在45分钟的英语口语面试时,考官也会同时观察学生的态度。不过我不会告诉你,我具体会问什么,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必须让学生自己准备,不能外漏。如果我告诉你了,孩子就会去准备,就会拿准备好的东西来“应付”我,而不是最最原始的交流对话了。
记者:你们如何选择学生?
贾桐林:我们首先重视的是学生是否具有潜质,需要有能力学习英语、语文、数学等知识。此外,他们还必须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努力地学习,迎接挑战。
我们从高中二年级起,所有的课程都将会用英语授课,所以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我们在挑选学生的时候,对其英语有一定的要求。
记者:3年以后,第一届学生就会毕业,你对他们有什么期望?
贾桐林:我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如愿进入自己想要去的学校,适合他们的学校,当然也会有一些常春藤学校。还是那句话,我们最关注的是学生去了最最适合他们的地方。
2寻找“极客”老师,点燃孩子的激情
记者:包玉刚学校如何考核学生?
贾桐林:学习的责任更多是在学生自己身上。与体制内传统一个班级40-50人的班级相比,我们的班级更小。我们有2种评估标准,formative 和 summative(备注:formative就是不算到最终成绩的各种测验和作业等等,summative就是成绩要算到期末成绩的)
一种是传统意义的考试,就像跟传统学校一样,用各种工具考核学生是否能明白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比如说写论文,小组合作项目,制作网页,制作电影;另一种是让老师评估孩子,在中国传统的学校里,老师也希望能够完全评估学生,但是班级的规模比较大,学生也非常难,小班规模为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供了空间。
记者:中国的孩子会有很多压力,如何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贾桐林:传统的教育更像一种灌水教育,孩子并不是容器,需要被灌溉,孩子需要被激发,而教师就像点火的导火索。包玉刚学校想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热情,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受到很多家长的压力,学校、老师的压力,外力迫使这个孩子努力学习。
在包玉刚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更主动地学习,我们会提供很多可能性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们找到激情所在。我们希望找到更有激情的老师,“极客”老师,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这门学科。
记者:在课程安排上,有什么特别吗?
贾桐林:学校早上8点开始上课,到下午3点下课。
在下午3点-5点的2个小时中,每个孩子必须先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我们认为体育运动对孩子非常重要,他们可以从中学到团队合作,体育还可以让他们明白,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的重要性。
在接下去的1个小时里,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兴趣小组,比如我们有的读书协会、绘画艺术、辩论、书法、新闻摄影、模特走秀课程等。
学校有个规定,每天上午20分钟课间大休息和午休时间,孩子们可以去操场、篮球场、攀援区、种植园、图书馆……,就是不能呆在教室里。
我们都明白,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只要有1分钟做的事情与中考无关,那么这1分钟就是浪费的时间。但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觉得,参加这些课程是对孩子个性的发展,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所以我们我们认为,下午的时间,是发展孩子性格的极好时间,这些活动是必须的。
3培训家长可不是容易的事
记者:中国家长是不是非常看重排名?
贾桐林:这是所有家长普遍有的心理,并不是说只有中国家长希望孩子有好的排名,在美国也是如此。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哈佛,全世界所有的家长其实也都希望孩子上哈佛。
不过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家长们更希望的是让孩子进入适合他们的学校,而不仅仅只看学校的排名,他们会综合自己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特点,选择和孩子风格相符合的学校,这样一来,哈佛可能就不是每个家长的第一目标了,在美国有3500所大学可以供他们选择。
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并不一定要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样有名的学校,但是也选择一些很好,最重要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而中国家长比较关心大学的排名,希望把孩子送进排名靠前,名声好的学校。虽然我们并不完全认同这种想法,但是依然会帮助家长们尽力把孩子送进那些学校。
记者:学校会进行一些家长培训活动吗?
贾桐林:我们会不定期开展咖啡沙龙活动,家长们可以自己选择参与其中,关于谈谈大学课程对于高中生的影响,以及他们对于国际教育理念的理解。很多中国的家长,对于中国的大学教育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他们对于国外大学并不那么熟悉,所以这就成为了我们的责任,提供给家长一个平台互相学习,探讨经验。
记者:在这过程中,你觉得培训家长的难点在哪?
贾桐林:现在的很多家长都了解国际教育,也了解像我们这样的国际学校,但是很难让他们明白的是,包玉刚学校所要教孩子们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通往大学的一辆车。
也就是说,最难让家长理解的是,包玉刚学校的教学理念,是想让孩子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而不幸的是,现在很多家长仅仅认为,只要拿到高中毕业文聘就可以了,他们把学校作为一个申请国外大学的跳板,而不是真正想通过这所学校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记者:包玉刚家长对成绩是否看重?
贾桐林:答案是yes and no。他们可能不会特别看重中考和高中,但他们会更看重成长。
是的,我们的家长会对测试有所看重,我们也会帮助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成功的定义并不是单一的,成功可以表现在其他方面。我们的家长看重成绩吗?是的。但他们看重的仅仅是成绩吗?答案是:不。
4全人教育: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记者:你如何定义成功?
贾桐林:每一个学校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的成功是指学术水平高,道德境界高,快乐学习。如果我的学生成绩优秀,相处、沟通良好,有礼貌,这对我来说跟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高分一样。这和包校倡导的“全人教育”概念相似。
记者:能介绍一下包校倡导的“全人教育”吗?
贾桐林:在西方,通常认为“全人教育”包括才智、身体、以及思想。才智,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学术水平;身体,则需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思想,我们着重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比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或者如何做人的品格。所以我们才会有“性格教育”,我们需要保证我们的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懂得如何帮助他人的人。
在一本美国名著《知更鸟》里面,爸爸对女儿讲过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要评价别人,必须首先远远超越他人。”
记者:如何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帮助他人,尤其是独生子女占主流的当下中国?
贾桐林: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人类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就是为自己的家庭而努力奋斗。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有巨大人口基数的国家。我们不可能把人口变少,于是竞争就更加激烈,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更加应该有“性格教育”,让孩子们都懂得,我们其实都生活在“穹顶”之下,不能够只考虑到自己,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
在美国一家有很多孩子,他们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分享,比如分享玩具、房间、甚至是牙膏牙刷;而在中国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和他人一起分享的机会。孩子们来到这里,就必须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很多事情需要与他人一起分享。
在包校学生入校以后,其实就已经开始要学会分享。比如他们住在一个寝室里,就要学会分享一个洗手间;他们要学会谁去打扫卫生;又比如有的人喜欢清新的空气,想要开窗,有的人喜欢开空调不想开窗,这时候就要学会协调;如果你喜欢早点起床,而我喜欢睡懒觉,就又需要协调。其实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是在与他人学会分享。
记者:全人教育的理念和IB颇为相似,包校对于IB课程的设想?
贾桐林:我们8月明年开设IB。IB是对孩子非常具有挑战性,对于即将要进入美国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预备课程。但是我们有很好师资力量,比如我们有教师顾问,可以帮
孩子促膝谈心分解压力;我们还有一些关于如何保持健康,怎么吃得健康等“养生类”课程;我们还会和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实时反馈。
我们一共分为2个课程。一个叫IB diploma,有4门课组成,适用于程度比较高的学生;另一个叫IB courses,如果基础不是那么好,就可以选择这个课程。这2个课程的授课老师都是一样的,只不过IB courses相对IB diploma简单一点,但是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申请到国外的高校。当然,如果想要进入好一点的大学,肯定是需要读IB diploma课程。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其进行评估,从而给出他们选择IB diploma还是IB courses的建议。
记者:包玉刚学校的特色?
贾桐林:学校有4个特色:艺术、音乐、体育、计算机。每位学生在6-9年级都必须参加这4门课;到了高中的时候,学生可以选一门他们认为有兴趣的课程,并且做深入研究。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小演奏家,小画家。每年我们有2次自己的音乐会,5场戏剧演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不但要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我们还希望他们能够享受音乐。西方音乐,中国民族乐……他们喜欢哪一种类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这样的爱好。
(转载自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国际教育风云录” 记者:朱洁 邹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