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家长,应该品格高尚,思想开放,心胸宽广,爱好广泛,同时秉承这样一个理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并相信孩子能超过自己。”这是吴子健校长在接受“上海教育-家长会”栏目采访时的所言所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家长?让我们来听听吴校长怎么说。
No.1 要做个“正能量”家长
我觉得一个好的家长,首先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都应该是“正能量”。也就是说家长本身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有积极影响。
“正能量”,正如包玉刚爵士的座右铭“持恒健身、勤俭建业”、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仁、义、平。
包校家长们经常会在双休日、节假日和孩子一起组织各种活动;在五一、国庆、圣诞节及寒暑假,与孩子们一起到贫困地区走访考察;参与“国际小母牛组织”的“开卷助人”慈善活动,向贫困地区的家庭提供家畜等等。
2011年起,包校已连续四年参加国际小母牛组织开展的海惠(小母牛)“开卷助人”活动,通过阅读比赛向贫困地区提供牲畜和技术培训。“开卷助人”通过鼓励孩子阅读培养其公益意识。在四周时间内,孩子阅读大量推荐书籍,每完成一本,孩子就可以向他们的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筹集一定善款。所以,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积极为孩子筹集善款出谋划策。善款用于实施小母牛项目帮助更多农村贫困家庭。家庭的支持对孩子积极投入阅读、投入公益活动必不可缺。2014年筹款金额高达12.9万元。
这其中有很多家长帮助孩子的动人故事。小学部四年级D班的朱哲立同学在“开卷助人”启动仪式当天就和爸爸妈妈商量捐款事宜,在父母的引导下,于是他想到了当下在朋友间广泛使用的微信朋友圈,借助父母的朋友圈,将“开卷助人”的活动信息广而告知,最终得到了多位好心亲友的帮助。
2011年以来,在小母牛“开卷助人”活动中,家长与师生代表一起前往了善款帮助的安徽大别山霍山县以及安徽休宁县徐源村探访受助的家庭,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同农村家庭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干农活,一起吃饭,一同体会了一把农民的生活。包校学生直观地体会和了解到了来自山区孩子的生活情况与参与“开卷助人”活动的积极意义。
同时,包校不少同学在家长的支持下,也纷纷以班级、年级或跨年级形式开展爱心慈善活动。去年年末,小学部二年级A班由家长发起举办了一场慈善文艺活动。整场演出秉承包校全人教育、仁义平的理念。家长与学生踊跃购买入场券,获得款项除了演出成本外,所有节余都捐赠给“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
2014年1月18日,由10名学生发起的“2014摇滚与爱公益演唱会”就在上海红坊国际艺术区举行,演出门票所得全部捐助于上海宝贝基金会神经科与消化道科重症儿童,进行矫正手术。公益演唱会得到包校老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热烈响应。开票仅24小时,200张门票便销售殆尽。许多没有购得门票的家长们纷纷表示遗憾。
今年1月24日、25日由包校九年级学生Steven Wang和Melisa Yang (杨芃芃) 共同发起的保护野生动物公益慈善演唱会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旨在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禁止虐杀偷猎,提倡人类与动物和谐自由的相处。这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正是通过这些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实践,家长全力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品格教育,帮助引导孩子理解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让健康向上的教育理念渗透入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No. 2 家长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我觉得,作为家长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包校的鼎力支持下,包校家长自发组成了非营利的“自行车俱乐部”,俱乐部由四五百名学生、家长和老师组成,至今成功组织了几十次活动,经典项目包括:“二湖三岛骑行”:环太湖570公里、环千岛湖175公里、环崇明岛270公里,环海南岛860公里、环台湾岛912公里和挑战高原环青海湖330公里;俱乐部还开展了“霞客行系列徒步”活动。在自行车骑行中,初中部学生骑行最长可达950多公里,小学部学生骑行最长可达490多公里,每天徒步深山小路30多公里。家长学生自发报名,活动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艰苦而充满乐趣的旅途中,孩子们也了解到坚持不懈的真谛。
包校还有那么一批喜爱讲故事的家长。“故事妈妈”团队由包校小学部的家长组成,其绘本故事选材和进班顺序依据:由己及人,再到环境、社会,再到生命价值和人生信念的顺序。“故事妈妈”们除了进班给学生讲故事传递生命教育的理念外,还群策群力、自导自演舞台剧《傻鹅皮杜妮》、《凯琪的包裹》,并依据包校外方学生较多的校情,故事妈妈自2013学年级在故事选材中还编入了英语故事《Aday’s Work》。“故事妈妈”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只要看到“故事妈妈”团队的成员在校园中,就总有学生会期待地询问“您今天是来讲故事的吗?”在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在妈妈们温柔亲近的讲述里,“生命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滋润进了学生的心田。
如果家长都能够把科技、艺术、体育等作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种生活态度就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也自然而然把这些作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现在常常说学生的体育运动不能保证时间,保证强度,保证运动量,其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条是和家长理念相关的,因为很多家长觉得学业比体育更重要,所以宁愿牺牲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来安排学业。
包校学生都特别“耐冻”,即使在数九寒天,在早操或户外活动时,不少学生包括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都穿单衣。其实,这得益于家庭和学校共同重视孩子的体育活动。
在包校小学部,许多孩子的爸爸会自发组织起来,在双休日和平时放学后与孩子一起进行足球训练或开展校际比赛。他们说:平时妈妈对孩子关爱较多,而作为爸爸,虽然工作忙也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以及尊重规则和团队合作精神。
No.3 孩子一定要自己带
按照我们现在学生就学年龄,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很重要的。
父母要多和孩子共同在一起生活,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要知道,从孩子诞生那天开始,你的一举一动对他都是一个无形的榜样和影响。
我们之所以特别重视家长是否亲自带孩子,并不是说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带的不好,而是因为父母更可以从和孩子的相处中观察出孩子的长处和短板,从而加以引导。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同,比如有些人性格内敛,有些人性格外向;有些人喜欢艺术,有些人喜欢体育……这些都没有好与坏的差别,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和发展方向。父母只有在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才能真正深入的了解孩子,进而尊重孩子的个性并加以引导,而不会做违背孩子天性的事。
2013年在包校小学部冬季音乐会上,爸爸们与孩子们同台合唱《爸爸去哪儿》。深情并茂的歌声,父子、父女之间情真意切的亲情让全场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音乐老师对我说了这歌声背后的故事:考虑到大部分家庭都是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多,如果能够通过孩子和父亲一起合唱这首歌曲,增进父亲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爸爸去哪儿》作为合唱歌曲进行练习。共有15位爸爸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学校参加了两次彩排和正式演出。
Felicity的爸爸是澳大利亚人,基本不懂中文,他为了能和孩子一起演出,每天努力在家看着拼音学习演唱这首中文歌曲。玲珑的爸爸那段时间一直在北京工作,为了参加我们的演出,特地在当天下午乘飞机赶到学校,5分钟的演出结束后,他又搭乘飞机赶回北京继续工作……这一切的一切,让很多的妈妈们潸然泪下。
No.4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们常常发现,当孩子到一定年龄之后有些家庭就会出现亲子关系紧张。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不懂得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直把孩子当做是应该听自己话的小孩子。
我建议有条件的家长们可以去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
家长可以从孩子懂事起做成长记录。我们看到一棵古树,千百年来虽然默默无闻,但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虽然每天看似平淡,但如果有意观测、记录下来,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
在建青实验学校工作时,我就提倡老师记孩子们的观测日记。在建青幼儿部,保存着200多份学生个案研究的原始资料。我还在幼儿部不少老师的橱柜里,看到装订的整整齐齐,记录的详详细细的学生成长记录。
从2006年开始,我又开始了对教育现象原生态的记录,并带动了行政干部一起以原始的现象来研究学生。我每周对教师所写的内容进行阅读、精选和分析,并就某一主题写出教育随笔,至今为止,所写的内容超出上百万字,并在《行政干部巡查记录》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在哪里—一个校长的365天》,其中就有建青学校幼儿部一位老师长期观测记录班上一个女孩子的成长情况及我的解读,她每天做记录,然后分析如何改进。
我觉得既然老师可以做到,那么有心的家长也完全可以做到。而且现在技术也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可以拍照片,拍视频,节省很多时间。还可以据此请专家、老师研究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果家长尊重、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亲子关系维护得好,那么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如果这个阶段亲子关系没有处理好就很糟糕了。
No.5 让孩子更好融入这个世界
我觉得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就融入到社会当中去,融入到集体当中去,不要局限在非常狭隘的世界里。通过运动,通过公益活动,也可通过到外地与国外去实地考察,投入到广阔的世界里去。
另外,我觉得作为家长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因为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不应该有过多的物质方面的满足。
包校中学部体育老师Chris Gibbs在前年提出要不间断的“24小时跑”,来筹集资金帮助一所尼泊尔学校。当天,包校以及从市区赶来的创办人、家长、教师、学生,陪着他一起跑,尤其在夜晚,还有不少从市区赶来的家长与老师也在学校操场上参加“24小时不间断跑”。当时的情景让所有人都感动。这次活动,锻炼了毅力、凝聚了人心、传承了精神。
除课内体育课外,包校每个年级的“春、秋游”也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量身制定。四年级学生参加莫干山野营活动。活动内容包含探访农家、做农活、自制竹筏下水、徒步6个小时的山路、依靠指南针穿越竹林寻宝藏等。五年级学生参加南北湖野营活动。活动项目更具挑战性,包含皮划艇、射箭、攀岩、攀爬、越野等。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体育活动,更是整个课程谱系的重要组成:中学部则开展前往阳朔、厦门、北京的“校外拓展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
2014年5月9日《文汇报》整版刊登了《“恶棍校长”与25名上海少年闯江西》的报道以及包校一位六年级女生写的文章。五一假期时,来自包玉刚实验学校、平和学校、上海实验学校、上海中学等学校的17名学生与8名来自紫罗兰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江西上饶一山村当“支教教师”。他们住在村校,吃在村校,还积极参与上山砍柴、烧火、做饭,正如一位家长在家长群里写道:“他们从山里得到的远远比他们带去的多”。而这项活动就是由包校中学部家委会成员发起组织的。2014年圣诞节,包校中学部学生和老师们又到上饶山村去支教了。
包校每周都有学业类、戏剧类、音乐类、慈善类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受到了家长的热捧。2012年、2013年小学部分别上演两部大型英语音乐剧《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仙境》。每部音乐剧均有超过130名学生参与。2013年上演首部大型中文舞台剧《寻找声音的耳朵》。2013年,中学部上演了两部全英语戏剧:根据莎翁剧著改编的《第十二夜》以及根据《艰难时世》改编的《白与黑》和一部英语音乐剧《Honk!》种类繁多的演出令中学部寄宿学生晚上的学习生活也丰富多彩,以2013学年第二学期为例,中学部一共举办了16次音乐会、音乐剧、戏剧等晚间演出活动,平均每周都有一次艺术活动。
无论是全校性大型活动还是年级或班级活动,家长们都会身着正装,有的还带着学生的弟弟妹妹来观看演出。每场演出时,所有家长观众都像到大剧院观看国内外著名剧团的演出一样。全神贯注,每个节目结束时,大家都热烈鼓掌,从没有交头接耳,随意走动,看手机,打电话的想象。就连随家长一起来到弟弟妹妹,虽只有幼儿园年纪,但也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有的还坐到舞台前的地毯上,从没有哭闹或中途离场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一个好的家长,应该品格高尚,思想开放,心胸宽广,爱好广泛,同时秉承这样一个理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并相信孩子能超过自己。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教育-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