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日期:2016-04-26
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
观看人数: 0

双语教育要做到中西融合

2016-04-24 19:26 新浪教育摘要:在全人教育方面我们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在4月24日上午举行的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上海站上,近40所优质公办学校国际部及国际学校“接待”了全国超过2000名家 长、学生的现场咨询,国际教育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从学校课程提供到国际教育走向,从留 学国家选择到学生升学规划,新浪教育特别安排的6大主题讲座更是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启发式思考,其中,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先生发表了演讲《双翼齐飞,铸就人才》——包玉刚实验学校国际教育实践与探索。

 

VejF-fxrqhar9903067
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

  

        当前我们的国际教育发展迅猛,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出国的留学人数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其中本科生留学生保持30%的增长速度。但国际教育并不是一条轻松、平坦的大路。学生需要用一种主动学习的思路以及探索的精神去适应双语学习环境,愿意承诺建立中国与世界纽带的社会责任。

  

        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全人教育,就是注重品格培养和身心健康,注重科技、音乐、体育,美术、戏剧等创新精神的培养。

  

以下附演讲实录:

  

        主持人:什么才是好的国际教育,而我们的国际学校又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呢?现在我们有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先生为大家讲述《双翼齐飞,铸就人才》——包玉刚实验学校国际教育实践与探索,欢迎。

  

        吴子健: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理解我们的国际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我想就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国际化教育增长速度惊人

  

        首先给大家看一下全球教育国际化目前迅猛的发展情况,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到,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所开设的国际学校的数量,已经从2010年的二千五百多所增到目前的近八千所。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从今天来的那么多热情的家长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我们现在的国际学校翻了一倍,同时在华的国际学校的市场也越来越大。牛津大学校长对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曾经有这样一段论述,他说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教育重要的输出国和输入国。我们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沈女士也对引进和输出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引进就是认识,尊重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过程。输出就是把本国的文化成果介绍到世界,让世界各国认识理解、尊重吸收本国文化。

  

        我们看一下全球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指出的是,从目前我们国家出国留学的情况来看,出现这样两个情况:第一,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今天来的家长也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国内很好的双语学校读书,还有不少家长希望能够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第二,本科生留学生近年来保持30%的速度增长,当然同时我们国家也在全球很多国家开设了孔子学院。

  

  留学生低龄化态势产生的问题和思考

  

        根据目前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的态势,从这两个表当中可以看到,我们如何看待当前出国留学的情况。我们认为出国低龄化可以产生以下六个问题:第一,与父母亲的感情容易疏远;第二,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是有限的;第三,自理能力跟不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弱;第四,担忧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安全;第五,无法学好中文与传承中国文化;第六,家庭负担重。

  

        上海一位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有深入研究的大学校长觉得出国留学的孩子需要做到四点:第一,要认识到国际教育并不是一条轻松、平坦的大路;第二,要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思路以及探索的精神;第三,愿意承诺建立中国与世界纽带的社会责任;第四,能够适应全语言学习环境。

  

  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办学使命

  

        我们都知道中西方教育的理念存在差异,那么当前我们如何来缩小这种理念上的差距,让我们希望接受国际教育的学生能夠进入很好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坚实双语教育基础和能力的国际学校。在这里我以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教育实践经验为例几点看法:

  

        包玉刚实验学校创办于2007年,我们知道包玉刚爵士不仅是世界船王、为香港回归祖国作出重大贡献,还是教育家,他创建了宁波大学、还捐赠建造了上海交 通大学的包兆龙图书馆,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他提出并且由他与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共同捐赠建立了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捐助了1700多名人才到英国留学,现在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士都成为了我们国家的精英人才。我们包玉刚实验学校当初建立的时候就提出三个使命:第一,发展全入教育;第二,传承中华文化;第三,拓展国际视野。在这里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创办者的照片,最右边的是我们现在的副理事长,他当时到伊顿公学读书的时候,伊顿公学是没有开设中文学科的,但是他的母亲认为,必须把中国文化的学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她特地从北京请了一位老师到伊顿公学开设了汉语课,从那个时候开始中文也作为伊顿公学一门重要的课程。

  

  注重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全人教育,我们的全人教育注重品格培养和身心健康。在我们小学部有四个学院,春、夏、秋、冬学院,在初中部和高中部,也建立了许多学院,我们学院的成员来自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老师和同学共同参加。在包玉刚实验学校我们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学校,小学部每天体育课时间要达到90分钟,中学部体育活动时间要达到120分钟。所以来包玉刚实验学校参观考察的许多专家、来宾一到包玉刚实验学校,就觉得我们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孩子特别阳光。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许多孩子穿短裤短袖在操场上运动。上海《新民晚报》还在头版刊登了一张大幅包校学生在室外空中游乐园打雪仗的照片,那是寒假结束后,开学第一天的课间休息时,而拍摄的记者恰巧住在学校附近高楼里看到这一情景拍摄的。

  

        这里举两个案例:第一,我们包玉刚实验学校每年都开展国际慈善组织发起的小母牛开卷助人慈善活动,并且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紧密结合起来,仅去年小学部学生就捐赠了164000元,这些捐款都捐助西部的贫困地区,但同时通过开卷助人活动让所有学生阅读了大量中外书籍。《文汇报》上还刊登过我们的孩子利用五一假期到江西省山区做支教老师进行给当地孩子上课的动人事迹。我们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我们有一个创造3D打印机的学生在浦江创新论坛上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做了演讲,我们学生发明的“导盲耳机”也获得了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而且创新团队其中一位同学还作为我国科技部命名的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一员,参加了国际上的交流活动。

  

        第二个案例,我是和大家讲讲拆学校卫生间马桶水箱的男孩的故事,有一天一个保洁工发现卫生间有声音,原来有一个小男孩在拆装抽水马桶的水箱,老师发现以后请他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如果按照一般的情况像这样的孩子应该是受到批评教育,但是我们并不是以损坏公共财物与不遵守课堂纪律这样的理由来进行批评教育。因为我们了解了情况以后,才知道这位孩子的家庭从小就鼓励他动手拆装各种家庭设备,除了他父亲的名手表,他从幼儿园起还参加了的乐高项目训练。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为什么要拆抽水马桶的水箱呢,原来是他看到水箱既能冲水又会自动灌满,是为了研究水箱的构造呢,他要看看水箱能有这样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且已经自己动手拆除后又装好了几次,这次是因为拆除后不小心螺丝被水冲掉而装不上去,所以就被保洁工发现了。后来我们给他创设了很好的条件,提供了很多的动手机会,这位孩子后来成为在香港举办的乐高国际比赛的一等奖的获得者,当时他只有小学二年级。

  

        我们学校也非常注重艺术、音乐、美术、戏剧的活动,除了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专业团队,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以外,我们每年都有一场全校学生都能参加的演出活动,像今年我们小学部准备要演一个大型的全英语歌剧,你们知道有多少学生来当演员吗?250多位同学呢!而我们小学部一共只有500多名学生,在包校每个学生只要你愿意参加演出都可以在舞台上找到你的角色。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我们的体育课教学与训练,学校有许多运动队,几乎每个孩子都参加其中的一个项目。而且非常重视体育课,有一次有一位家长打电话给我,说最近体育组长打电话给家长,说你们家长写了请假单,说可以参加学校文化课的学习但是不参加体育课的学习,组长批评家长这是不对的。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们外籍体育教育组长的理念当中,只要你能够到包玉刚实验学校来学习,你就必须参加我们的体育课程。

  

        我们学校有一个自行车俱乐部,著名的项目就是环两湖三岛自行车骑行(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太湖、千岛湖)我们初中部的同学在环岛骑行可以骑900多公里,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骑400多公里。有这样500多名学生、家长、老师组成的自行车俱乐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实现了考察社会的目标。你到了包玉刚实验学校,一定要到全校各处看一下,到处都是我们的学生所创造的美术作品。我们的美术教育组长说,我们教孩子学画画,不是让他懂得怎么样来用颜色、构图,而是要把他心里所想到的用画画表现出来。

  

  中西融合的课程结构

  

        当然,我们家长最重视的是我们的课程建设,我们包玉刚实验学校一年级到八年级实施的是“上海+课程”,这里的“课程”指国际课程,九、十年级是IGCSE课程,十一、十二年级是IB课程,同时也进行中华文化的教学。我们认为在我们包玉刚实验学校中西课程是完全可以融合的。第一,课程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发展,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创新的过程。第二,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第三,中外课程互相学习借鉴是我们主流的发展趋势。我们以上海的二期课程为理念,我们发现这两个课程在许多方面都有共同点。第四,我们上海的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第五,IBDP课程本身也是高度国际化的课程。第六,我们在中国的外籍学生也非常喜欢学习中文。像我们学校的外籍学生,中文就说得非常好。

  

        所以我们包玉刚实验学校就以这样的精神来加强我们的双语教育,共同研究探讨中英文教学的理念方法和特点。第一,具有一支双语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我们中方教师也具有很好的英语能力,就像我们小学部的中文教研组的10多位教师,都具有很扎实的英语能力。第二,引进分类读物,把阅读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三,因材施教。我们其他方面也非常突出。在我们学校除了图书馆有大量的中外图书以外,我们还在上海图书馆的帮助下建立了网上阅读的渠道,可以通过网上阅读上海图书馆所有的中外图书。我们还引进了分级读物,我们学习英语首先是像学自行车先学会骑再了解构造,并且根据每个学生英语的能力分级,老师给他推荐比他这个级别略低一点的读物进行阅读,当然阅读上可能会碰到一点困难,不要紧,随着他阅读量的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断加强,英语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有一次我曾经接待了牛津大学校长夫妇,当他们与五年级学生交流后就对这些学生说,你们中学毕业以后就到我们牛津大学来深造。我们参加哈佛国际辩论赛获得第三名,并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辩论赛中获得冠军的两位女同学就对双语学习有很好的理解。当然我们也非常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推进,每年都举行中国文化周的活动,并且让学生学习中华经典诵读与名著,因为我们认为,要学习好第二语言,必须首先学好母语。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参加上海小学、中学的学科能力测试中,不仅英语成绩遥遥领先,而且语文与数学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小学和中学还每年参加了全球国际学校组成的国际学校联盟的学业考试,其中许多国际学校是名校。不仅我们的数学成绩明显是高于所有的学校,我们的英语和其他学科也比一般的学校要好。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在国际教育中成才,无论是在国内的实施双语教育与国际课程的学校学习,还是出国留学,必须实现中西文化交融、中西方课程融合双翼齐飞的培养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让您孩子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人才。谢谢大家!

国际教育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2016-04-24 20:33 新浪教育摘要: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谈国际学校办学理念。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 吴子健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 吴子健
 

        2016年4月24日上午,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上海站活动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此次大型择校展邀请到的优质公办学校国际部及国际学校近40所,超过2000名家长和学生到场咨询,现场十分火爆。此次展会不仅为学校和学生家长搭建了面对面沟通的桥梁,还邀请到多位国际教育行业专家对国际高中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讲解。以下为本次访谈嘉宾,来自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的发言实录: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校名起源   

  

        吴子健:家长最感兴趣的是包玉刚实验学校为什么用包玉刚作为校名。大家也知道,包玉刚爵士是世界船王,但是他在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包玉刚爵士的理念就是“持恒健身,勤俭建业”,说明他非常重视孩子的全人教育,同样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以及人材培养也非常重视。他曾经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提出捐赠,与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创办了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正好人才奇缺,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资助了1700多名当时国内很优秀的青年学生到英国留学,前后一共10年,这些人士回来了以后,许多都是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精英人才。他还在国内创办了宁波大学,还为上海交通大学捐赠建造了包兆龙图书馆。正因为他对祖国热爱,并且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品德高尚,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创新性人才。所以创办人在创校之初,邀请了10多位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经过独立思考,以无记名的方式写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校名,结果大家一致提出以包玉刚爵士的名字作为校名。另外为什么叫实验?因为实验主要是当前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兴旺,作为实验学校要在这方面做探索,在培养我国未来领军人物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办学实践来总结全人教育、双语教育的理论与经验。

  

  想进入包玉刚学校 需要具四个因素

  

        主持人:对于这个学校来说,很多家长和学生更感兴趣是入学,所以大家都希望了解怎么样进入你们学校?

  

        吴子健:包玉刚爵士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为香港回归祖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包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今日兴学,为明日中国。来申请我们学校的家长和学生,首先要了解我们的三大使命:发展全人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我们学校的许多家长跟我说,他们送孩子到包校来,除了可以学到先进的国际课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学习中国文化,提高双语能力,因为这对于他们以及孩子的事业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在包校人文课上,同学们大量阅读第一手材料,用英语演讲、表演短剧、创作漫画。 “你好,校园文学——学林论道”的活动中,外国同学惟妙惟肖地表演了寓言故事《狐狸和狮子》,汉服秀、书法、国画、击鼓、演讲、《红楼梦》主题辩论,处处显示包校学子的自信。英语辩论场上,同学们围绕“联合国增加常任理事会的决定是否会阻碍联合国目标的实现”展开唇枪舌战。图书馆中,两名同学思如泉涌,共同创作三万余字中文小说,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让双语教育盛开并蒂莲。 

  

        第二,我们是非常关注孩子的全人教育的,我们孩子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比国内其它学校要多得多。我们小学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是90分钟,中学是120分钟,上海《新民晚报》的记者曾经来采访问我,为什么在上海许多学校中午和课间休息时间,学生都是在教室里面做作业。但是在包校中午和课间休息的时候,学生们都在操场上奔跑运动?我回答说:我们办学的理念就是重视全面发展,我们所有的家长也非常同意包校的理念,让学生在课间在操场运动。所以即使在冬天许多孩子穿着短裤在操场上奔跑,中学部在8点多晚自习结束后还有不少学生去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即使有个别孩子在运动时受伤,家长也不会责怪学校。我们对于音乐、美术、戏剧教育非常重视,我们最近小学部在排练一个全英语的歌剧,虽然小学只有500多名学生,但是演员就达到了250多名。在包校每年大型的节目只要孩子愿意在舞台上表演,都会给他们一个角色。

  

        在中学部,同学们在排练时间只有国外学校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依然完美演绎了《广岛的故事》、《DNA》、《恐怖小店》、《棉花糖》等作品,并计划演出莎士比亚大戏。《八十分钟环游世界》音乐会上,来自7个国家的50多名同学展现了精湛的钢琴技艺。获得21届中国上海“金玉兰”金奖的学生舞蹈婀娜多姿,轻盈优美。所有的音乐会、戏剧、艺术表演从海报、布景、灯光,到主持、表演、后台,都由同学全权负责,配合默契。舞台之外,同学们的创作才华浸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来访者流连忘返。在为自闭症儿童捐款的包校创办人挑战赛中,全校师生家长积极参与,教师破万米,学生游了六千多米。    

  

        第三,对学生来说,应该具有一定的双语能力基础,进校的时候,因为我们的课程需要有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对于外籍学生来说,我们也希望他们有一定的汉语能力。

  

        第四,对于家长来讲,我们很关注的就是家长是不是对孩子非常关心的,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由于包校是按照把培养学生成为未来领军人物的目标来进行招生的,所以我们在包校招生的时候有两轮面谈,第一轮对孩子进行面谈,第二轮我们还和家长进行面试。曾经有一位家长他是位名人,在家长面谈时说我很忙,我把孩子交给阿姨带。最终这个孩子我们没有录取。有一年冬季音乐会上面有一个节目叫《爸爸去哪儿》,因为平时妈妈对孩子的关注比较多,而对爸爸相对比较少,所以音乐组特别策划了这个节目。前面站的是学生,后面站的是爸爸唱歌,当大家听到他们动人的歌曲时,越多人都感动的哭了。其中有一个爸爸因为在外地工作,那天正好有事,特地坐飞机过来演出后马上又赶回去工作了。

  

  案例分享 鼓励和培养孩子去创新

  

        主持人:听您介绍以后,学校对于孩子不是单方面要求,要全方面发展,全人教育。在您的印象中,包校创办以来,肯定有很多优秀的孩子、家长,您有什么典型的案例值得分享的?  

  

        吴子健:曾经有一天保洁工在小学部里发现男卫生间的水箱在漏水,上课铃响了,保洁工听到里面有动静,过去看到里面有一个男孩正在安装拆下的水箱,但是螺帽找不到了。在其它学校肯定要批评这个孩子,但是当保洁工把我们老师请到卫生间后,老师并没有马上责怪孩子,而是问他为什么把水箱拆下来?孩子说想研究水箱为什么会冲水,冲完水后又会自动灌满水?老师在告诉他要按时上课的同时,也肯定了他的探索精神。我们再深入了解了以后,才知道从他懂事开始,在家里,除了他父亲非常名贵的东西以外,其他的东西他都拆过,而家长从来不批评他,后来在香港参加乐高的国际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在中学部还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次我们突然发现学校网络被黑客侵入了,因为里面都是学校机密的信息和资源,所以都设置有密码。学校非常重视,展开调查。后来发现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做的,他为了体现他电脑的技术,在医务室利用医生走开时,进入了学校的网络。如果按照常规的做法,发生这样的事肯定对学生要进行处分的,但是我们学校虽然给了学生批评和教育,但并没有进行处分。而且通过谈心,发现这个孩子电脑知识非常好和他的家庭给予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父母专门拿出一个房间做他的工作室,在工作室里面配备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设备。在我们耐心的引导下,他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设计了导盲耳机,评上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前不久他还作为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的一员、“樱花计划”第四批团员,赴日参加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项目,并赴清华大学交流学习。

  

        主持人:人们都说包校的学生都很阳光。那么包校的学生为什么那么阳光呢?

  

        吴子健:清明假期,我与曾在环台湾岛、海南岛自行车骑行中,中学生骑行850多公里,三年级小学生骑行450多公里的同学,一起到浙江参加包校Run-A-Way五周年庆典暨自行车竞赛与野外徒步,七年级同学迎迎的话解开了人们心中的谜团,她告诉我:“七年来,我始终记得一年级时,班主任孙老师在第一节探索课上向全班同学提出的三个问题:你和别人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你与别人不一样吗?七年来这节课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这是包校对学生自我认知的启蒙,从此开始,我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和观点,学会相信自己,宽容对待别人。”